仓库的布局
一、仓库布局规划(思路:总体全局-中观-微观;由外到内,由大到小) 含义:仓库总体规划就是根据现代仓库总体设计要求,科学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两大区域的布局区域,如生产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的提高仓库的储存和作业能力,并降低各项费用
二、仓库总平面布置
- 仓库总平面布置不只包括库区的划分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平面位置的确定,还包括运输线路的组织与布置、库区安全防护以及绿化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 仓库总平面布置首先是进行功能区分,根据仓库各种建筑物性质、使用要求,运输联系以及安全要求等,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一致的建筑物分成若干组,再结合仓库用地内外的具体条件,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在各个区中布置相应的建筑物
- 仓库总平面一般可以划分为仓库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行政生活区、除了上述区域外,还包括铁路专用线和库区道路 三、仓库库区规划
- 仓储生产作业区是仓库的主体
- 辅助作业区是为主要业务提供各项服务,例如设备维修,加工制造、各种物料和机械的存放等。辅助作业区的主要建筑物包括维修加工以及动力车间。辅助作业区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占地面积,保证仓库安全
- 行政生活区由办公室和生活场所组成 注意:在规定各个区域时,必须注意使不同区域所占面积与仓库总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
- 商品储存的规模决定了主要作业场所规模的大小
- 仓库主要作业场所的规模又决定了各种辅助设施和行政生活场所的大小
仓库库区规划的原则
- 有利于货物储存保管
- 有利于实现作业的优化
- 有利于仓库安全
- 有利于节省投资
- 有利于将来发展
- 总体布局要整齐美观
仓库作业区的布置
仓库作业区的布置要求是,以主要库房和货场为中心,对各个作业区域加以合理布置
仓库作业区布置的基本要求:
- 减少运动的距离
- 有效的利用时间
- 充分利用仓库面积
仓库内部规划
- 仓库内部规划的原则
- 适应仓库作业流程,保障仓库生产顺利进行,做到流向、流程、流速、流量等统一
- 要提高仓库作业的经济效益,力求做到专业化、效率化
- 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 有利于企业管理
- 仓库内部布局的特点
- 储备型仓库的特点:以商品保管为主
- 流通型仓库布局特点:以商品收发为主
储位管理
- 储位管理的原则
- 储位标识明确
- 商品定位有效
- 变动及时更新
- 储位管理的对象
- 保管商品
- 非保管商品:主要包括包装材料,辅助材料和回收材料等
- 储位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 了解储位管理的原则
- 对储放空间进行规划配置
- 对这些保管区域与设备进行储位编码和商品编号
- 商品分配到储位后,要对储位进行维护
- 储位管理的要素
- 储位空间
- 商品
- 人员
- 储放
- 储位管理的范围
- 预备储区
- 保管储区
- 动管储区
库内布局形式
- L 型
- U 型
- S 型
仓库其他设施
- 线路
- 铁路专用线
- 汽车线
- 站台
- 高站台
- 低站台
- 集装箱货场
- 其他货场
- 杂货货场
- 散货货场
仓储设备的种类和作用
一、仓储设备的种类
- 设备的定义:指可供企业在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劳动资料和物质资料的统称
- 种类:仓储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按其用途和特征可分为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计量设备,养护检验设备,通风照明设备,消防安全设备,劳动防护设备已经其他用途设备和工具等 二、作用 仓储设备是构成仓储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担负着仓储作业的各项任务,影响着仓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仓储活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仓储设备是仓储工作效率的支持和保障
货架设备
一、货架的概念 在仓库设备中,货架上指用支架、隔板或托架组成的立体储存货物的设施,也是专门用来存放成件物品的保管设备 二、货架的作用及功能 作用体现如下:
- 用钢材或钢筋混泥土制成的架子,可利用提升货架高度来扩大仓库的储存能力
- 货架上的货物相互不接触,不挤压,减少货损
- 货物存取方便,结合计算机管理易实现先进先出
- 可采用防潮、防尘,防盗,防破坏等措施来提高货物储存质量
- 很多新型货架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管理 三、货架的分类
- 发展形态:传统货架,新型货架
- 适用性:通用货架和专用货架
- 封闭性程度:敞开时,半封闭式,封闭式
- 货物结构不同分:层架,橱架,抽屉架,三角架,悬臂架
- 可移动分:固定式,移动式,组合货架,可调式和流动仓储货架 四、常用货架的结构和特点
- 托盘货架
- 每一块托盘均能单独存入或移动,而不需要其他托盘
- 可适应各种类型的货物,可按货物尺寸要求调整横梁高度
- 配套设备简单,成本低,能快速安装及拆除
- 货物装卸迅速,主要适用于整托盘出入库或手工拣选的场合
- 悬臂式货架
- 驶入式货架
- 旋转式货架
- 移动式货架
- 阁楼式货架
- 层架 五、货架的选择依据 在现代仓库的管理中,为了改善仓库的功能,不仅要求货架数量多,功能全,而且要便于仓库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因此仓库在选择和配置货架时,必须综合分析库存货物的性质,单元装卸和库存量,以及库房结构,配套的装卸搬运设备等因素 货架选择的原则:
- 实用性原则
- 低成本高效益原则
- 安全可靠原则
-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标准化等
叉车
一、概念及特点 叉车又称铲车,叉式取货机,是一种用来装卸搬运和堆码单元货物的车辆,是仓库装卸搬运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设备。具有选用性强,机动灵活,效率高的优点 特点:
- 机械化程度高
- 机动灵活性好
- 可以一机多用
- 能提高仓库容积的利用率
- 有利于开展托盘成组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 成本低,投资少,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堆垛机
一、堆垛机的分类 (1)按照有无导轨分为:有轨堆垛机和无轨堆垛机 (2)按照高度不同分:低层型(5米以下)、中层型(5-15米)和高层型 (3)按照驱动方式不同:上部驱动、下部驱动和上下 (4)按照用途不同:桥式、门式和巷道式堆垛机
自动分拣系统与装置
一、自动分拣系统的概念 自动分拣机上将混在一起面去向不同的物品,按照设定要求自动进行分发配送设备,当分拣物到达分拣口时,通过推拉机构、拨块、倾倒、输送等方式,使分拣物滑动或传输到分拣口,可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物品分拣和配送作业。 使用自动分拣机而构成一种自动化系统,称为自动分拣系统
二、自动分拣系统的特点
- 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由于采用大生产中使用的流水线自动作业方式,自动分拣系统不受气候、时间、人的体力等的限制、可以连续运行)
- 分拣误差率极低(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误差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所输入分拣信息的准确性大小,这又取决于分拣信息的输入机制,目前自动分拣系统主要采用条形码技术来识别货物)
- 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建立自动分拣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人员的使用,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因此自动分拣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使用,基本做到无人)
三、自动分拣的基本原理 为了达到自动分拣的目的,自动化分拣系统通常由供件系统、分拣系统、下件系统、控制系统4个部分组成,在控制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实现物件从供件系统进入分拣系统进行分拣,最后由下件系统完成物件的物理位置的分类,从而达到物件分拣的目的
托盘
一、概念与特点 托盘上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在平台上集装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并按要求捆扎加固,组成一个运输单位,便于运输过程中使用机械进行装卸、搬运和堆存 特点:自重量小、反空容易、装盘容易、装载量虽较集装箱小,但以托盘为运输单位时,货运件数变少,体积重量变大,而且每个托盘所装数量相等,既便于点数、理货交接、又可以减少货差事故 缺点:是露天存放困难,需要有仓库等设施;回运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托盘本身也占用一定的仓容空间
二、使用托盘的注意事项
- 叉车叉取托盘时,叉齿要保持水平,不应上下倾斜
- 叉车必须对准叉孔,垂直于托盘,不应斜着进出托盘
- 严禁甩扔空盘
- 不准用叉齿推移、拖拉托盘
- 空托盘应用叉车整齐叠放,避免碰撞和日晒雨淋
- 如用绳索捆绑货物,捆扎方向应与边板平行
三、托盘的码垛和维护
- 托盘的码垛方式:重叠式、纵横交错、正反交错式和旋转交错式
- 防止散垛垛方法
- 网罩紧固
- 拉伸薄膜包装
- 捆扎
- 加框架紧固
输送机
一、输送机的概念与特点 输送机以连续的方式沿着一定的线路从装货点到卸货点均匀输送散料和成件包装货物的机械装置。输送机系统时由两个输送机及其附件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输送系统,完成物料的搬运、装卸、分拣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等流水生产线、物料输送线及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物料的快速拣选和分拣。在仓库中使用目的是方便仓库内物品进出的出入库输送机便是一种典型的连续输送机械
二、出入库输送机的类型
- 固定式输送机
- 移动式输送机
集装单元设备
- 集装是指以高质有效地实现物资搬运为基本原则,把若干个物品和包装货物或者零散货物恰当地组合包装,使之适合装卸、存放、搬运以及机械操作
- 集装单元化就是以集装单元为基础,组织装卸、搬运、存储和运输等物流活动等方式
- 托盘和集装箱式最基本的两种集装单元设备
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式一种运输(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 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
- 为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无须中途换装
- 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 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
- 内容积为1立方米以上